作者:玩球直播 | 发表于:2023-10-18 | 阅读:99次

  关于世界杯已经落幕,法国夺冠,为什么第二名的克罗地亚却赢得了人心了这个问题小编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这支克罗地亚不断的创造历史给人们新鲜感以及他们身上的韧性


  克罗地亚历史性的打进决赛,从众多豪门的厮杀中脱颖而出也让很多球迷眼前一亮,本届世界杯他们一路过关斩将,先后经历了3个加时与2次点球大战才得以晋级,总决赛上即使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他们依旧没有放弃,仍然顽强的选择战斗让人们看到了他们身上坚韧不拔的品质和绝不放弃的拼搏精神。

  2.姆巴佩的诸多行为或许难以令球迷们满意


  本届世界杯尽管法国队如愿夺得冠军,但是姆巴佩的诸多行为却为高卢雄鸡招致骂名,姆巴佩屡次的夸张假摔虽不及内马尔那般浮夸但也是有点过于表演的成分了,并且多次在领先后故意拖延时间的举动也被人们纷纷指责是败人品的行为。

  3.莫德里奇的出色发挥


  卢卡-莫德里奇,这个长相酷似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艺术家,用他的足球和奔跑打动了那些热爱足球的人们。在场上一次次用精彩绝伦的传球和自身的跑动推动着这支格子军团,我想在经历本届世界杯后如果称赞魔笛是当世第一中场或许也不为过吧,梅罗垄断的时代已经太久了,总会有人站出来打破他们的,那打破垄断的人为什么不能是莫德里奇呢?

  4.这支克罗地亚队员的成长经历


  克罗地亚,这个在本届赛事穿着美丽球衣的无冕之王,在这仅仅的7场比赛里,赢得了每一个人的起立鼓掌。他们的国家的历史有多么悲怆,他们的足球就有多么美妙。这个战火与民族精神交织而成的国家,用一个月的时间给我们也编织了一个仲夏夜之梦。

  5.苏巴西奇的兄弟情

  


  能够打入世界杯决赛,克罗地亚离冠军只有咫尺之遥,虽然遗憾但他们同样创造了历史。本届世界杯诸多球迷被克罗地亚门将苏巴西奇的兄弟情深深感动。克罗地亚晋级决赛之路相当艰难,他们共经历了3个加时与2次点球大战才站在决赛赛场,球队门神苏巴西奇同样是球队夺得亚军的功臣。在赢得与丹麦队的点球大战之后,苏巴西奇脱去克罗地亚队服,胸前的白色T恤上印着他已故好友的照片,T恤上写着“此生与你为伴”。几乎每逢大赛,苏巴西奇都会穿着这件T恤与好友一起登场,那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这样的兄弟情深也深深感人了许多人令克罗地亚圈粉无数。

  喜欢的请关注慧投足球,更多资讯尽在慧投足球!

  从世界杯外围赛到淘汰赛,克罗地亚踢得都很苦,但都涉险过关,从不被看好,到最后进入决赛,克罗地亚带给人们更多地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励志故事。法国队夺冠是硬实力的体现,理应如此;相比较法国的豪华阵容,克罗地亚则捉襟见肘,队员更是年长色衰,但决赛场上他们踢得更富有激情,裁判的2次有争议判罚,增添了他们的悲情色彩,引发了全世界球迷的情感支持,本国球迷更是群情振荡,一致声援,饱经忧患的克罗地亚,因为世界杯空前地团结。本次杯赛,克罗地亚不但开创了本国足球的历史,而且在落后时永不言败,令人尊敬,场面上一点没输给冠军法国队,而且由于裁判的愚蠢,反而令法国队夺冠多少有点胜之不武的味道。克罗地亚虽败犹荣,受到本国球迷的爱戴和热烈欢迎实至名归。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玩球直播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

标签: 世界杯

相关资讯
  • 莫德里奇的世界杯金球奖
      无论多少年回头看,莫德里奇的世界杯金球奖只能是有争议,但结果合情合理  足球本身就不只是一个看数据的项目,莫德里奇在场上的位置本就十分远离禁区,所以最后一传... (查看全文)
    2025-04-28 | 阅读:21次
  • 姆巴佩最新薪资
      法国队夺冠了,姆巴佩也火了,随之而来的“战后风波”也是一波接一波,从C罗离开皇马,到姆巴佩拒收奖金,捐献慈善机构。真是新闻不断  说到姆巴佩,这小伙子的球技... (查看全文)
    2025-04-28 | 阅读:20次
  • 哪年的阿根廷最强大
      二十一世纪到目前为止最强的阿根廷是2006年德国世界杯里克尔梅领衔的那支。22脚传球虐了塞黑被称为当届杯赛最富想象力的场面。有意思的是,阿根廷小组赛三个对手... (查看全文)
    2025-04-24 | 阅读:27次
  • 哪届世界杯球员实力最强
      本人是从2002年世界杯开始看的,一直到14年,感觉2006年世界杯的球员实力相对于其他年份是最强的。今天一个个逐渐远离人们视线,2006,是他们中大多数人... (查看全文)
    2025-04-24 | 阅读:28次
  • 梅西向世界杯冠军发起最后的挑战
      今年已经32岁的梅西,如果今年能够帮助巴萨在时隔4年之后,重新捧起欧冠冠军奖杯的话,就称得上带领巴萨走上了欧洲之巅。反之,巴萨也只能够在西甲联赛称霸,在欧冠... (查看全文)
    2025-04-18 | 阅读:37次